政府资讯科技总监黄志光先生, JP, 于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香港馆」开幕典礼之致辞全文(附图)
尊敬的高会长(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高素梅)、陈代表(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北、东北首席代表 陈嘉贤)、钱会长(香港软件行业协会会长 钱国强)、黄副会长(香港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 黄锦麟)、各位业界代表、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我非常感谢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邀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业界参加第25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软博会)。
今年是香港第十一年率团参加这个国家级的大型软件博览会。我们在「香港馆」展出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人工智能、虚拟实景和扩增实景、云计算、大数据、第三代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在不同范畴,包括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智慧工地管理和数码娱乐等,充分体现今年软博会的主题—「塑造软件新生态 赋能发展新变革」,突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些参展产品大部分都是「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或「“创客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香港分站赛」的获奖项目。这两个比赛是我们对于香港的优秀创科产品和服务予以的表扬和肯定,借此鼓励业界不断追求卓越,为自己的品牌打响名堂。更重要的是,这次软博会为香港的创科企业提供了一个黄金机会,让内地投资者认识到他们优秀的服务和产品,有助他们拓展国内庞大市场。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鼓励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资讯科技,协助企业加速数码转型。特区政府亦成立「智慧政府创新实验室」,推动政府部门广泛应用创新科技,以提升公共服务,同时也为本地创科业界特别是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创造更多商机,为促进香港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积极作用。
香港与内地发展紧密相连。中央政府在2021年3月公布「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行政长官二○二二年《施政报告》提到,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是港深创科合作的桥头堡。我们会在「一区两园」的基础上,与深圳深度合作,以创新、专属、专项方式研究试行创科合作跨境政策,涵盖两地物资、数据和人员等创新要素跨境有效流动。为了引领香港实现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特区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就香港未来的创科发展,制定清晰的方向和重点策略。今年2月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亦提出多项措施,呼应了《蓝图》的相关工作。
为完善香港的创科生态圈方面,特区政府拨款100亿港元设立「产学研1+计划」,并积极筹备成立微电子研发院,加速将香港优秀的研发成果转化和商品化。特区政府亦会投入5,000万元加速推动第三代互联网(Web 3.0)生态圈发展,以迎接Web 3.0和虚拟资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庞大机遇。在建设数码基建方面,我们正积极推动全面提升「智方便」平台,目标是在2025年年底前实现政府服务「一网通办」,让市民可以直接透过「智方便」帐户接达常用的政府服务,并获取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资讯。我们亦会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推动本地科研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算力基础。在培育科技初创企业和人才方面,香港科技园公司将向其科技企业投资基金和共同企业加速计划分别注资4亿元和1亿1,000万元,加强支援具潜质的科技初创企业有机会跃身成为成为区域或全球性企业。另外,我们亦拨款2亿6,500万元,支持数码港推出针对智慧生活初创企业的培育计划。科技园公司亦在上年落实筹备在深圳科创园区设立的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将于今年下半年分阶段投入服务,让有兴趣开展大湾区业务的机构和企业在合作区落户。科技园公司也会在科学园深圳分园成立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和设立大湾区创科快线,以培育初创和支援香港及内地科技企业引进外资,走向全球。除此之外,特区政府亦向数码港拨款5亿元推行「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协助中小企应用现成基础数码方案配套。这些新措施也会为资讯科技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政策的支持下,香港定能继续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和雄厚的科研实力。我鼓励业界要好好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和内地市场庞大的商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的创科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亦为香港经济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亦籍此机会邀请国内创科界的朋友多留意香港的创科发展,用好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高度国际化的优势,把你们优秀的产品、把国家的创科实力推向世界,一同向世界说好国家的创科故事。
最后,我谨代表香港特区政府,衷心祝愿软博会圆满成功,名位成果丰硕。谢谢大家!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