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先生, JP, 於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香港館」開幕典禮之致辭全文(附圖)
尊敬的高會長(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高素梅)、陳代表(香港貿易發展局華北、東北首席代表 陳嘉賢)、錢會長(香港軟件行業協會會長 錢國強)、黃副會長(香港軟件行業協會副會長 黃錦麟)、各位業界代表、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我非常感謝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邀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業界參加第25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軟博會)。
今年是香港第十一年率團參加這個國家級的大型軟件博覽會。我們在「香港館」展出的產品和服務,涵蓋人工智能、虛擬實景和擴增實景、雲計算、大數據、第三代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在不同範疇,包括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智慧工地管理和數碼娛樂等,充分體現今年軟博會的主題—「塑造軟件新生態 賦能發展新變革」,突出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些參展產品大部分都是「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或「“創客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香港分站賽」的獲獎項目。這兩個比賽是我們對於香港的優秀創科產品和服務予以的表揚和肯定,藉此鼓勵業界不斷追求卓越,為自己的品牌打響名堂。更重要的是,這次軟博會為香港的創科企業提供了一個黃金機會,讓內地投資者認識到他們優秀的服務和產品,有助他們拓展國內龐大市場。
香港特區政府致力鼓勵各行各業廣泛應用資訊科技,協助企業加速數碼轉型。特區政府亦成立「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推動政府部門廣泛應用創新科技,以提升公共服務,同時也為本地創科業界特別是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創造更多商機,為促進香港科技成果產業化發揮積極作用。
香港與內地發展緊密相連。中央政府在2021年3月公布「十四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積極穩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行政長官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提到,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是港深創科合作的橋頭堡。我們會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與深圳深度合作,以創新、專屬、專項方式研究試行創科合作跨境政策,涵蓋兩地物資、數據和人員等創新要素跨境有效流動。為了引領香港實現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特區政府在去年十二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方向和重點策略。今年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亦提出多項措施,呼應了《藍圖》的相關工作。
為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圈方面,特區政府撥款100億港元設立「產學研1+計劃」,並積極籌備成立微電子研發院,加速將香港優秀的研發成果轉化和商品化。特區政府亦會投入5,000萬元加速推動第三代互聯網(Web 3.0)生態圈發展,以迎接Web 3.0和虛擬資產業的發展所帶來的龐大機遇。在建設數碼基建方面,我們正積極推動全面提升「智方便」平台,目標是在2025年年底前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讓市民可以直接透過「智方便」帳戶接達常用的政府服務,並獲取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資訊。我們亦會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為推動本地科研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足夠的算力基礎。在培育科技初創企業和人才方面,香港科技園公司將向其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和共同企業加速計劃分別注資4億元和1億1,000萬元,加強支援具潛質的科技初創企業有機會躍身成為成爲區域或全球性企業。另外,我們亦撥款2億6,500萬元,支持數碼港推出針對智慧生活初創企業的培育計劃。科技園公司亦在上年落實籌備在深圳科創園區設立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將於今年下半年分階段投入服務,讓有興趣開展大灣區業務的機構和企業在合作區落戶。科技園公司也會在科學園深圳分園成立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和設立大灣區創科快線,以培育初創和支援香港及內地科技企業引進外資,走向全球。除此之外,特區政府亦向數碼港撥款5億元推行「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協助中小企應用現成基礎數碼方案配套。這些新措施也會為資訊科技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等政策的支持下,香港定能繼續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和雄厚的科研實力。我鼓勵業界要好好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和內地市場龐大的商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的創科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亦為香港經濟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我亦籍此機會邀請國內創科界的朋友多留意香港的創科發展,用好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高度國際化的優勢,把你們優秀的產品、把國家的創科實力推向世界,一同向世界說好國家的創科故事。
最後,我謹代表香港特區政府,衷心祝願軟博會圓滿成功,名位成果豐碩。謝謝大家!
- 完 -